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10篇)

时间:2023-05-03 15:2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始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多次发展阶段。

  首先是改良主义时期(1911年至1949年)。在这段时期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推动了经济现代化的初步进展。这些改良措施包括引进西方技术、资本和管理方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其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1949年至1978年)。在这段时期里,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集中经济管理措施,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中国政府还大力发展了国有企业,推进了国有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在这段时期里,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了与国际社会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和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在不断提高其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推进经济现代化进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而在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经济现代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篇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促使我们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事件有

  促使我们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事件有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篇三: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戊戌变法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与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这次变法触及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着重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与意义。

  一、戊戌变法对政治改革的作用

  戊戌变法在政治改革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推进君主立宪制度的实现。戊戌变法倡导君主立宪制度,提出了“全国宪政大纲”等君主立宪草案。尽管当时变法的方案未能被颁布,但是它的思想深入人心,并成为后来中国政治改革的基础。

  2.推进官僚体制改革。戊戌变法尝试减轻官僚负担,推进科级以下官员的任免制度。同时,变法还实施了相对于传统官僚体制来说较新的科举制度改革,以提高折衷主义的官员选拔和选拔技能突出的科技人才。

  戊戌变法在政治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启发。它深化了人们对君主立宪制度与官僚体制改革的认识,为后来的宪政运动和政治改革打下了基础。

  二、戊戌变法对经济改革的作用

  戊戌变法在经济改革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点:

  1.推进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戊戌变法倡导推进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实验,促进新型产业的萌芽。这些措施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推进财政制度改革。戊戌变法试图推进财政收支和资源分配的规范化,以确保政府有充足的费用深化各类改革,以及对庶民群众的保障。

  戊戌变法对经济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客观作用。它强调了推进产业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也推动了财政制度的改革,帮助中国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崛起,也加强了中国经济独立与竞争力。

  三、戊戌变法对文化改革的作用

  戊戌变法在文化改革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推进教育改革。戊戌变法倡导开设西方科学技术的学科,强化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并允许更多的中国学生和普通市民接受改革所要求的新式教育。

  2.推动汉字简化。戊戌变法也推动了汉字简化的进展。其改革了“干部识字”与期间“国语”标准,使简化的汉字成为更好的公文、实用法书等全民书信主义中的书写方式。这种推动对提高中国国民素质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戊戌变法在当时为中国的文化变革,知识创新和集体普及的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它推进了一门新型思想与对现代文

  化的审美标准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后来中国文化的改革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戊戌变法对前进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从历史来看,戊戌变法并没有起到推进现代化的需要。然而,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影响有持续而远-reaching的影响。

  首先,戊戌变法展现了中国人民推翻专制体系的意愿,同时也为中国各种现代化经济制度和日益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建立了基础。

  其次,戊戌变法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和当时兴起的法律、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启了中国现代化新时代。

  最后,戊戌变法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在后来的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戊戌变法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与意义,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戊戌变法历经多年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认识,同时也是一个基础性过程,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篇四: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提示】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3)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不利因素:

  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

  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常进行。(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发生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

  19世纪末的清末新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言而喻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八大”

  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在1957年初南下视察时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的1975年,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从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用毛泽东1960年的话说,十大关系“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1957年初,毛泽东在南方视察的过程中,提出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的观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1)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2)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3)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4)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范例点评】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

  回答:(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点评:

  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的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的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地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其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转换。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超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原创试题】

  1.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也进行了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试列举这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的名称,谈谈你对晚清政府现代化的认识。

  2.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与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三位伟大人物紧紧相连。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次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2)三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4)三次巨变都伴随着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答案通解】

  1.(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理解:①器物层面技术资源的现代化必须与制度和观念层面非技术资源的现代化配套,没有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同步变革,器物的变革只能落于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最终归于失败。②“伦理觉悟”的反省,其目的不在观念变革的形式本身,而是求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协调。这是对“体用”关系认识

  的突破和深化,它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需要移植西学的“用”,还必须在“体”上实现社会结构性的转换。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坚持“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是这些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些调整是清政府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整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2.(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3)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4)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篇五: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九一八事件

  近现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了九一八事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将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九一八事件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

  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经晚清、民国、国共两党内战等各种动荡时期,但在这个时期内,中国也不断推进着现代化进程。首先,自1895年甲午战争以来,近代化的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加速推进。戊戌变法时期,废科举、设立新式学校、开办新报等改革都打破了官本位的壁垒,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强化了现代思想的影响。其次,在中国近代史的特殊背景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渐增强,爱国主义情操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推动力。

  然而,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也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比如:资本外流、国民经济发展妨碍、内忧外患等,这都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路程越发曲折。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遭遇了九一八事件的打击,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九一八事件的背景

  九一八事件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当时中国东北的铁道遭到了日本侵略军的袭击,导致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实际被日本侵

  占。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整个民族的未来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事件的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混乱:中国的内忧外患、分裂统治、政局不稳等因素,都使得中国政府在应对日军入侵时的反应,乏善可陈。

  2.社会经济残疾: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并不发达,国家财政困难,而日军的入侵更使得整个经济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3.大国对峙:当时日本正在兴起,带有强烈的侵略色彩,而且日本在中国的底线是很低的。而同样兴起的是苏联,后者也在中国内患的缝隙中加以渗透,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大威胁。

  4.外交失误:中国的外交陷入了不断的失误,没有合理地调动国际社会的力量。

  三、九一八事件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影响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军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造成了中国工业重镇和重要煤炭资源地区的丧失,无形中让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九一八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以下的影响:

  1.国家失去了一片富饶的土地和经济的基础,中日经济的断裂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2.国家面临着外交困境,国际上的地位日益降低,外交锲而不舍的失误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日渐下降。

  3.国内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困难。

  综上所述,九一八事件是中国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事件的发生,让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到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如此,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打败,他们坚持“抗日救国”的原则,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族人民的咬牙坚持,终于赢得了战争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篇六: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从九一八事件切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九一八事件铃响

  1929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炸了一座铁路,结果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此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战争时期,中国需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算正式结束,然而,就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那个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步伐。

  二、抗日战争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对抗着日本人的入侵,这展现了中国人的勇气和自豪感。国共合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与西方力量和远东集团一起,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彻底解放了中国土地。

  抗日战争使中国拥有了机会,提高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受战争的影响,中国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工业方面快速发展成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建起了大量设施和工厂,现代化的道路迎着春风。

  三、社会制度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改革开放以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为特征,以快速增长的经济为目标,构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中华民族重新夺回了自己的尊严。改革开放时期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国际政治的舞台,开启了各种机遇。

  四、科技进步

  科技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科技成为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确立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医学技术、核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重点国防高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五、环境污染问题

  在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虽然中国快速地发展,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造成的。

  在2014年发布的环境调查报告中,中国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全球第一。面对这些问题,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环境,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低碳环保产业,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六、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能源问题,如何加强国家治理,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等,是中国未来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加强的领域和挑战。

  总之,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历经磨难和挫折,最终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摒弃旧观

  念,拥抱新技术,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篇七: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近代化探索中的四件大事

  事件

  派别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拍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民主”“科学”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

  李鸿章、左宗棠、谭嗣同等

  张之洞等

  “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创办新式学堂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变法图强(或救亡图存)

  “公车上书”揭开变法运动序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变法、百日维新

  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主张

  主要活动

  建立兴中会,创以北大和《新青建中国同盟会,年》为阵地,高确立“三民主举民主、科学两义”。发动武昌起面大旗,提出四义。推翻清朝统个提倡,四个反治,建立中华民对

  国

  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思想文化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侧重点

  性质

  军事技术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政治制度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政治制度

  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篇八: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事件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八国联军是由八个西方国家组成的联军,他们入侵中国,试图瓦解清朝政权。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引起了中国的思想变革和政治变革。

  二、五四运动(1919年)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观念的运动。此次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主意识,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三、南京大屠杀(1937年)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实施了惊天动地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严重事件,也是二战中亚洲地区人民所遭受的最大灾难之一。这场残忍的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真面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解放和独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整个东亚地区乃至国际政治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文化大革命实行大规模的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全面冲击旧有的文化、思想和制度,对中国社会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虽然文化大革命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政治运动,但它对中国当代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依然是非常深远的。

篇九: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方向

  伴随着中国古老的帝国制度的逐渐衰落,时代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陷入了困顿和危机之中,国家逐渐边缘化和落后。为了让中国走上发展之路,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一场历史变革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其中,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方向。

  一、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变革的进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扩展广泛的、深层次的变革运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推行政治改革。在当时的中国,帝制专制的政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国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戊戌变法试图通过许多的改革措施来推进政治改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改革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是近现代国家政治组织的一种重要模式和制度形态,具有人民代表制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戊戌变法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的形成过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君主立宪制度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实现国家政治体制上的现代化,也是中国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二、戊戌变法推进了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除了政治改革之外,戊戌变法还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文化的落后和闭塞让中国逐渐边缘化和落后,需要一场彻底的文化转型来使中国走出困境。戊戌变法推进的文化变革主要包括推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文艺创作。

  在教育改革方面,戊戌变法通过建立新式学堂、推动学制改革等措施,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推动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变迁。在科技创新方面,戊戌变法抵制洋务派的倒行逆施,推动了对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学习和吸收,为中国现代产业的萌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文艺创作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文艺创作的多元化和民族化,使中国文艺创作站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梯。

  三、戊戌变法推进了经济变革的加速

  戊戌变法还推进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加速。在当时,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城乡分割、内外贸易不平衡、传统工艺的落后等问题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戊戌变法推行了诸多经济改革,形成了推进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

  在经济政策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制定了一些有关经济发展、产权保护和资本积累等经济政策,这被视为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开头。在扶持民族企业方面,戊戌变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鼓励,加快了民族企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与变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

  总之,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开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中,它推动了许多现代化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走向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发展。尽管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但戊戌变法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仍在不断地提供动力和信仰。这场历史变革的经验和教训也将永远指导和鼓舞中国社会向更好的明天不断前行。

篇十: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中国现代史重要事件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人民政协一届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代表全国人大职能,一致通过了《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和施政方针,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建国初期经济困难最突出的表现是市场不稳定和通货膨胀。党和政府相继组织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1950年3月,政务院发布决定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动、现金管理,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初步好转。1950年6月,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③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三、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公然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组织一支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隐蔽入朝,连续发动五次战役,迫使美韩于1953年7月,在板门店与中朝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保卫了中国的安全,捍卫了世界和平。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根据毛泽东提名,决定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它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民族区域自治和外交原则,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通过,结束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局面,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要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整个农村。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是指公社规模大;“公”是指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种做法远远脱离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农民思想觉悟的水平,加上“共产”风等风盛行,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六、调整国民经济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从1959年起,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农业生产,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在城市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节省开支。到1964年底,我国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1965年,我国取得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为我国实行

  第三个五年计划创造了条件。

  七、“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运动以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五一六通知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十六条”为开始标志,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是多年来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是家长制作风和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的结果。“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破坏社会主义正常发展进程的一场长时间的内乱,使党和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损失,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八、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1972年2月,中美签订《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路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西欧、北美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出现建交高潮,同东欧地区的国家关系也有较大改善。20世纪70年代前期,毛泽东提出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对外交工作和后来的对外开放政策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九、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订和实行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针对国民经济的“冒进”造成的严重比例失调,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六、七月间,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全国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正式展开。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团结,实现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经过努力,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在1981年底基本上实现。到1982年,收到明显成效。这一成效的取得,为全面改革的逐步发展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和首先突破的。1978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标志。包干到户这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全面开展。第一步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1983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了充分肯定。此后,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获得全面稳步的发展。

  (三)四个经济特区创立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兴建经济特区是推进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突破口。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5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4月,进一步开放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又决定海南建省,海南全省辟为经济特区。这样,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四)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成果。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香港和澳门特

  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由董建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由何厚铧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我国国际战略的调整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国际战略作了充分阐述: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睦邻友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加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一切愿意和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我国的国际战略立足于建立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六)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开始的。

  (1)1978年12月~1980年6月,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2)1980年6月~1982年底,试行经济责任制阶段。在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利润包干的经济责任制。

  (3)1983年~1987年,试行利改税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阶段。

  (4)1987年~1991年,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企业经营方式阶段。

  (5)1991年~1993年,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企业改革阶段。

  (6)1994年至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阶段。

  (七)金融税收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3年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1986年恢复交通银行,后来又成立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上海、深圳交易所等。初步形成我国的金融系统。

  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1)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1978年试行企业基金制度;1981年实行利润留成制度;1983年起实行利改税;1987年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财权;1988年进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试点;1992年改革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2)改革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关系。从1980年起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从1985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从1988年起实行“地方包干”体制;从1992年起试点并推广、普及“分税制”,实行了一些特殊管理体制;(3)改革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从1981年起建立涉外税制;从1984年起建立和健全所得税制;从1982年起建立若干体现特殊调节作用的税种;改革农业税;(4)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拓展理财渠道。从1992年起试行变式预算制度;改革资金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大力发展财政信用。

  (八)科技体制改革

  (1)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其指导思想是:科学技术必须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2)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科技规划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日益多层次化,二是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中央计划和地方性的计划相结合。

推荐访问: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事件 中国 现代化进程 推动